企业是企业家的作品:人生也是如此,每一个人不同的人生也都是自己的作品。都是娘胎里出来的,每天都是24小时,为什么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差距怎么会这么大?这是什么情况?
不怕苦和累,最怕的是没有目标或方向的人生。有限的人生过程,似一直在原地打转的无头苍蝇,脚踩西瓜皮,如何去适应快速变化、选择很多、甚至信息爆炸、眼花缭乱的环境,越来越需要一定的定力,又能够快速反应环境的不断挑战、恰当的因变而变。知识经济时代,这个定力与底气就源自科学研究基础上的顶层设计。
不要期望以为读了十几或几十门课程,给你一个“人才”等的头衔,就真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了?现在一分钟出的书,一辈子都读不完,否则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当然,大家都在讲究“头衔”的时代,没有“头衔”肯定也是不行的,但仅仅只是“头衔”是远远不够的,求是科学院为此研究了二十多年,从MBA/DBA到了MBA3.0/DBA3.0时代,方法论的时代。
求是沙龙第2505期:《协同效应、企业价值与顶层设计》,2025年8月9日在求是科学院MBA3.0/DBA3.0活动中心举行,本期沙龙由求是科学院和顺安资本联合举办。求是科学院研究员陈伟、顺安资本潘宣亦部长等参加了本期沙龙,执行院长何栎作了《协同效应、企业价值与顶层设计》的主题分享。
易站绿色科技国际经理任天雷,湖州雪之美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钱杰董事长,宁波七塔禅寺书记法相,杭州翱鹏投资 尧钦昭,明道私募基金 机构总监 高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杨英博士,浙大教授之家张晓,浙江省律师协会第八届行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中宙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伟东律师,人机互动(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吕元喜董事长,中国飞谷,无人机运行服务中心副主任、浙江省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协会低空经济分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王仁国,赤兔马术俱乐部董事长朱磊,瀛州中草药研究所负责人蒋行洲,忱星家居用品公司 创始人虞将红,爱康国宾 刘斌,杭州拟核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金玉宇,爱康国宾政企客户部总监陈涵琳,守仁新能源创始人黄崇杰,美国雷克飞机制造公司(中国区)总代理谢宽余,沛公国旅朱沛然,宁波德旗投资有限公司 投资经理 常宇星,杭州明沐骏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 总经理 刘发骏等参加了本期沙龙。
何校长简单地从经济转型,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到协同效应、资源整合、企业价值的基本概念、案例等,以及顶层设计背后MBA3.0/DBA3.0基本理论、基本定理、基本方法对于企业价值及方法论的诠释;之后,进入了顶层设计的实质性问题。接下去,何校长明确指出:现代企业的价值是顶层设计的结果,是精心设计出来的;如果是天上掉下来的,马上就会被老天收回去。打造企业价值从本能、直觉、经验,已经到了科学的方法论时代。
在这个全球化市场竞争、环境快速变化、随时都在洗牌的市场经济新阶段,不同的顶层设计就有不同的企业及企业价值,各得其所。可以说,顶层设计已经是这个时代最重要、最核心的方法论。这个顶层设计和规划,其实在填写大学志愿时已经开始了,就已经非常现实地、静悄悄地开始陪伴我们的每一个人了,甚至将陪伴一生。成为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之所以存在差别的底层逻辑之一。
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个高度竞争、变化迅速甚至眼花缭乱、复杂环境的当下,顶层设计是纲,纲举才能目张,这也是MBA3.0基本方法论及研究的核心问题。何校长从顶层设计的基本概念、起点、外部环境分析、一般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或者机会、定位、生态、利益、价值、壁垒、威胁、风险、资源、能力,到具体的顶层设计的方法、顶层设计的逻辑过程及它的思维导图、目标、使命、愿景及价值观等等,战略及战略管理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一气呵成。特别指出,顶层设计的结果,就是一个可具体化、可操作化的计划书或行动方案。从商业的角度,就是一个国际规范格式、方法、概念、有价值的商业计划书,使其能够成为说服自己、说服团队、说服投资者、说服客户和说服市场以及成为开疆辟土的重要工具。
如何面对顶层设计过程中的 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何校长介绍了DBA3.0科学研究及其重要意义与价值。并介绍了相关的研究主题、研究问题、文献检索与综述方法、研究假设、质化研究、量化研究、信度与效度及一系列研究流程及研究方法体系。研究的结果,甚至常常可以顺理成章的成就一个符合国际科学家社群科学论文格式的、国际规范的科学论文或博士论文。所体现的严谨、科学性,才有可靠性,才能体现科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何校长以美丽故事活性酵素为例,具体展开了DBA3.0与顶层设计的操作化及过程中的科学研究的问题,经过科学研究的过程,求是科学院才敢于奋不顾身地投入到这个生命科学关于酶的应用领域中去。科学研究成为顶层设计的定盘星,甚至可以“任凭风浪起”,依然可以心里有底。
给与会者的赠品:顶层设计的《葵花宝典》
之前,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理论及很多实际经验或信息,往往在导师的脑袋里;在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或DT时代,全球化时代,主要的信息基本上都在网上,甚至一天的信息或者出的书,一辈子都读不完。怎么从眼花缭乱的信息中去发掘、发现、梳理出对自己有科学价值的信息及信息的相互联系和规律性呢?核心是科学的研究的方法问题,否则,有可能是一团乱麻。其中还包括商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主要也是信息的不对称和混乱造成的。好比打牌,如果对手是可以看着你的牌出牌,你看不到人家的牌,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可想而知的。
在茶歇和拍照以后,多个项目进行了路演。接下去,就是头脑风暴。每一个与会者都参与了热烈的讨论,不同的立场、角度,真知灼见,火花四溅。(求是科学院秘书处)